鉅大鋰電 | 點擊量:0次 | 2023年02月28日
別讓"廢舊電池"在社會上流浪
為了多掙些錢,董某想出了拆解廢蓄電池進行販賣的賺錢路子,結果不僅污染了環(huán)境,還害人害己,被判刑罰及從業(yè)禁止。近日,經陜西省秦嶺南麓地區(qū)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,安康鐵路運輸分別以污染環(huán)境罪判處被告人董某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,實行拆解的工人饒某被判刑一年兩個月。(十二月五日《檢察日報》)
看待這起的處理,不能就案說案,而是要關注私拆廢舊電池現(xiàn)象。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及電動自行車的普及,如今廢舊電池的處理成為頭疼的事情。社會上不少小修理店都存在拆解售賣廢舊電池的情況。
私拆廢舊電池進行販賣的危害不是小事。從一個層面來說,拆解不規(guī)范,會污染環(huán)境;從另一個層面來說,一些廢舊電池被拆解組合后進入市場,是一種安全隱患。
十二月二日,中泰證券公布研究報告稱:2021年電動汽車使用的電池大約有28.9萬噸報廢,實際能進入正規(guī)渠道回收的廢料較少。數(shù)據(jù)分析認為,根據(jù)動力鋰電池平均壽命5-6年測算,第一批商用新能源車用動力鋰電池2022年-2023年開始退役,預計2025年理論退役動力鋰電池約為42.8萬噸,2030年將達到300.1萬噸,按各類型電池單噸回收收入測算,對應市場空間1485.33億元。
如此眾多的廢舊電池究竟該何去何從?無疑,無論是從環(huán)保的角度還是從安全的角度看,都應該實現(xiàn)正規(guī)化的回收。而問題在于,目前我國廢舊電池回收公司并不太多,加之,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,導致廢舊電池流向了一些小修理店。
隨著電池退役潮將近,規(guī)范動力鋰電池回收迫在眉睫。要出臺優(yōu)惠政策,扶持更多社會資金投入廢舊電池拆解利用行業(yè)。廢舊電池有了更好的出路,流入小作坊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。
上一篇:回收電池的生命"鋰"贊